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開路英雄化做繁星 持續守護洛韶

        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


  洛韶,位於橫貫公路上約二十戶人家的小村莊,承載著來自大江南北的開路前輩們,對家的渴望與想像;雖然大陸來臺的老榮民多已經凋零,但他們的英靈沒有撤離這個小臺地,他們變成了天上的星星,仍用微光照耀著、守護著洛韶臺地的一切。
 民國五○年代,來自不同省分的英雄豪傑,為了開通東西橫貫公路而聚在一起,這群各自操著四川、河南、安徽、湖南等不同口音、離鄉背井且手無寸鐵的軍人,在交通不便、土地貧瘠的高山上,築起了小人物卑微夢想中的家園,他們大部分是與原住民婦女通婚,胼手胝足的建立起這座小小的山城。他們也是橫貫公路通車後,留下來負責維持公路暢通的工程人員。
 這裡幾乎呈四十五度蜿蜒崎嶇的陡峭山路,讓人走起來氣喘吁吁,洛韶第二代的美華卻不以為苦,繼續守護著父執輩的夢,並在更高的山巔上開了一片水蜜桃果園。當果實成熟時,通常是猴子、鳥群、山豬先來享受美食,牠們吃剩下來的才是美華可以拿到的收成,一整年辛勤所得也只不過是二、三十萬元,僅能勉強維持一年的基本生活。美華說:「從小到大,我們的主食就是麵疙瘩、野蔬,逢節日或親友聚會才有包子可吃;因為窮,我在二十歲前沒吃過魚!」
 美華很樂於分享住在洛韶的快樂往事。因為大家的背景相同,又都有著開山修路的共同經歷,培養出革命情感;小山城裡真的就是雞犬相聞、夜不閉戶,彼此相互扶持,一家有事,眾人效力。「我們也樂於對往來的行旅伸出援手,如果車輛墜落山谷發生車禍,第一個抵達現場救援的不是警察,而是我們這些當地住民!」也住在洛韶的阿德說。
 在城市生活的人,是沒辦法想像在那偏遠高山的住民是如何生活。洛韶沒有自來水,沒有醫院、菜市場、公車、警察,也沒有便利店,在洛韶想要買個日用品,距離最近的店家在十幾公里外的天祥。阿德說,「有次因颱風山崩導致交通中斷,我們收容了被困在路段中的旅客,彼此因而成為好朋友。」
 洛韶山城的物質條件雖差,精神生活卻非常富足,教堂與廟宇和諧的並存在這兒。門聯上蒼勁的書法,更流露濃濃的文化氣息:「三尺竹籬環繞草廬三間,百丈雄心苦讀史書百卷」、「戎行卅載退隱洛韶流水空山四壁但聞蟲太息、奇書一卷伴我餘年清泉白石茅屋引得鶴歸來」,這是趙慶昇爺爺的墨寶,有著陸放翁「當年匹馬涼州、今卻塵暗貂裘」,訴說「心在天山、身老滄洲」的晚景衷腸。
 洛韶白晝四目所顧,盡為綿綿青山與朵朵白雲,入夜後只見滿天星斗閃爍輝耀,偶爾幾顆流星滑落,猶如天上掉下的淚滴,這不是為洛韶悲傷的眼淚,而是上蒼被真情感動,所流下的淚珠。
 
 【作者速寫】
 鄭治平,陸軍官校專修班四十七期畢,少校退伍,臺大法學研究所碩士。
 
(點閱次數:365)